古川宾馆当初招租,他是从西川一个朋友那里得知的消息,便让人去租了下来,当时还买了古川的几辆汽车,转手卖给别人,小赚了一笔。但现在这个当初无意的举动,却在今天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帮助和作用,这出乎他的意料。因此,他感慨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去名山大川烧香也就越发勤快和虔诚了。
胡老接到这个电话后,只考虑了三分钟,就给郝建国发了条信息:“查勿拦!”
郝建国在会议桌下看到这条信息,脸上不动声色,但心里却疑虑重重。他很自然和平静地按下删除键,然后从容地把电话放好。
简阳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口说话了。不过,他没有马上表态,而是说:“同志们,我当初在国外求学的时候,我的导师曾安排我去做过一项调查。他让我到很多公司了解他们新计划或新方案,尤其是变革活动的进行情况,要求我们记录这些活动的全过程,尤其是活动流产的时间点。当时我很不理解,我个人认为对这些活动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更有意义,对我们的帮助也更大。但我导师坚持让我们去做,于是我就去做了。做完后,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,那就是这些新方案、新计划,尤其是革新活动,它们流产的时间点往往在整个计划周期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。这说明了什么呢?说明我们的计划常常在半途因为压力和阻力的出现,就面临被放弃的危险。这个时候,有恒心和决心坚持下去的人,就能赢得胜利的笑容;而摇摆不定的人,往往会选择回避问题、避免矛盾,从而丧失进步的机会。”
简阳说完后,他的目光在会场扫视了一周,所有人都有所动容,一些本来有些犹豫的人,此刻更多地陷入了思考。
简阳耐心地等待了差不多三分钟,才又说:“还有一个故事,大家都很熟悉,建国初期,中央在讨论朝鲜半岛发生的战争时,主席对打还是不打,是怎么表态的?这个态度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的决心,正是这种勇气和决心,帮助我们赢得了直到今天的主动。如果当初我们顾虑重重,做出另外一种选择,大家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局面?今天我们面临的也是这样一种选择:查还是不查?处理还是不处理?这取决于大家对古川六十万百姓今后工作态度的选择,取决于大家对党风建设的选择,取决于大家对自己头上这颗国徽的选择。我这么说一点儿也不夸张,因为这里是我们战斗的岗位,是我们职责的所在,也是我们价值的所在。至于最后将做什么样的决定,我不来定这个调子,我将写下我的意见在这个纸条上。”
简阳俯身刷刷地写了几个字,然后转身对曾浩说:“曾主任,我把这个条子放在笔记本下,你等大家表决完毕以后再打开当众宣读。”说完,简阳就走出去了。
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,所有人面面相觑。大家都知道,这是简阳故意回避,他不想用自己特殊的影响力来干涉大家主动的判断和选择,但这也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不过,简阳自己也没想到,这件事最后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和波折。
郝建国也默不作声,他拿笔刷刷地写了几个字,折好后交给了曾浩。
曾浩接过来,把纸条拿在手上并没有打开,站在会议桌的一侧说:“那么我们现在就表决一下,各位领导看怎么样?”
所有人都不由坐正了身子,表情也严肃了起来。
李书记咳嗽了一声,说:“既然简书记和郝县长都选择了不干扰大家的表决,那么我们就尊重他们的决定。各位常委,如果你们现在还有什么意见,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,然后我们就举手表决,究竟是继续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并严肃处理,还是考虑到基层工作的稳定区别对待。”
常委们沉默了很久,半晌,组织部的黄部长才说:“有一个问题我们都没提,那就是快开党代会了,而这些干部们全是党代会的重要成员。如果他们被卷入这件事情里面,那么对党代会的召开会不会有影响?”
李书记啪的一声拍了桌子,组织部是他的老单位,黄部长也是他的老部下,所以他说话比较重:“什么狗屁逻辑!查问题就不能开党代会了?这样查出来的党员本来就是党的耻辱,根本不配做党员。”话出口后,他才意识到自己语气太重,而且在常委会上这样发言确实不太合适,所以他哼了一声,不再说话了。
最后的表决结果出来了,除了三票弃权,其他人全部投了同意查清问题并严肃处理、澄清党建工作的意见。
曾浩打开了郝建国的纸条,念道:“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开展所有工作的有力保证,端正工作态度、严肃工作作风,也是党和中央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。所以这项工作应该放在我们所有工作的首要地位,对于干部出现的问题,要严肃、客观、认真地处理。同时,也要注意做好干部的教育工作和处理的方式方法。”念完后,所有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意外,因为按照郝建国在会议上的表态,他应该是和简阳持不同意见的那部分人,最少他也会选择弃权。但很快,所有人又似乎明白了郝建国表态的原因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